鐘會亦是活躍于曹魏末年的玄學家、理論家和文學家。張溥在《魏鐘司徒集》題詞評價道:“覽其遺篇,彬彬儒雅,有建安七子的余澤。”
玄學:
鐘會弱冠時與王弼并知名。著有《老子道德經注》二卷、《周易盡神論》一卷、《周易無互體論》三卷。鐘會撰《四本論》對魏晉之際思想界的重要議題“才性之辯”作出分析研究。
小賦:
王芑孫《淵雅堂全集》將鐘會賦歸為小賦:“……魏則一鐘會以外,高允、杜摯俱興。”他的賦以詠物者居多,有《孔雀賦》、《菊花賦》、與荀勖并作《蒲萄賦》等等,《遺榮賦》《懷士賦》亦可見殘章。從今存大抵已頗殘缺的文本看去,作風略近于建安辭賦。
論文:
鐘會死后,從他家獲得一部書,共有二十篇,名叫《道論》,實際所論卻是法家刑名之學,文章像是鐘會所寫的。《芻蕘論》五卷,鐘會撰。隋唐時將其歸入雜家著作,約在宋元亡佚,現可見殘章。
其他作品:
《移蜀將吏士民檄》《母夫人張氏傳》《與吳主書》《與蔣斌書》《與姜維書》《太極東堂夏少康、漢高祖論》等。五字客。司馬師不滿意虞松的作表,虞松苦思冥想也不知道怎么更改。鐘會只在表文上改動了五個字,司馬師看后極為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