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覬(155—229年),字伯覦(出自《華芳墓志》,名字取覬覦。《三國志》中做伯儒當是覦儒二字近音同音弄混之故,當從墓碑),河東安邑(今山西運城)人。他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書法家,也是曹魏政權中頗有見識的政治人物。 衛覬少年早成,很早就以才學著稱,曹操為司空時,就任他為屬吏。先后任過縣令、治書侍御史等職。在這個時期,衛覬鎮守關中,為曹操平定中原,進而底定關中做了有益的準備。魏國建立后,他與王象共同主持制定典禮制度,官至尚書。
衛覬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他曾受詔專典著作。據統計,文帝、明帝時,他撰寫的詔令、駁議等有數百篇,他的個人著述有《魏官儀》等10多部,可惜這些著述多數亡佚了,現在保存在《全上古秦漢三國六朝文》里的,僅見《魏官儀》和《孝經圖》兩書的目錄。同時,他也是當時有名的書法家,凡古文、鳥篆、隸草,無所不善,當時的不少碑文書寫,都出自他的手筆。在文章著述方面,他與建安末的潘勖、黃初中的王象齊名,在書法方面,他與后漢梁鵠、韋誕齊名。
曹魏能昭揚后世的書家,除鐘繇外,也只有衛覬能與之并駕齊驅了?!稌∈贰分^其善古文、篆、隸及草書,《四體書勢》中傳說他所寫的古文《尚書》,竟與大書家邯鄲淳毫無區別,連邯鄲淳自己也難以識別。羊欣在《采古來能書人名》一文中評其“善草及古文,略盡其妙。草體微瘦,而筆跡精熟。”張懷瓘在《書估》中稱覬“或奇材見拔,或絕世難求,并庶幾右軍草書之價。”在《書斷》中將其小篆、隸書、章草列入能品??涤袨樵凇稄V藝舟雙楫》中,專設《傳衛第八》章,認為“衛覬草體微瘦”,“然此宗之書,自當以筋骨為上”,是此宗的“祖師”,甚至認為“鐘派盛于南,衛派盛于北”,“后世之書,皆此二派,只可稱為鐘、衛”,對衛覬書法的地位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更多書法名人知識請登錄www.zlsxcn.com獲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