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18的年度行業報告數據顯示,教育行業依舊是“廝殺”的熱火朝天。其中書法培訓行業算是漸漸的嶄露頭角,在我們學習練字的時候怎么才能做好一堂好的書法培訓課呢?
我們的漢字作為一種象形文字,漢字之美主要體現在它的間架結構上。漢字的間架結構是非常獨特的,有所謂上下結構、左右結構等等區分,寫得一手好字實際上說的就是對字體間架結構的把握和布局比較到位。那么,又如何去把握漢字的間架結構呢?我的看法是,首先要讓孩子們多觀察漢字的形狀,見得多了自然就會有熟識的感覺;其次是讓孩子們做類似古代私塾“描紅”的功課,對照著字帖反復描摹,也會產生不錯的效果。
現在人們心里嘀咕的是,在電腦打字大行其道的環境下,讓孩子們耐住性子“描紅”,是不是有些浪費時光。現在的工作族,整天要和文字打交道,卻也是在鍵盤上敲來敲去,對于寫字感到有些生疏了。雖說還沒有到“提筆忘字”的程度,果真用筆來寫,有些字一時難以想得起筆畫順序來,這就是缺少實際運用的后果。小學高年級的孩子們正處于獲得經驗的形成期,他們如果能夠養成工工整整寫字的習慣,是會受益終生的。如此說來,小時候多下一些“描紅”的功夫,并不會吃虧。
有很多出版社的書法教材,走的正是這種“描紅”的路子,提倡反復練習。不過,很多人擔心的是,如果只是將書法課作為一門輔助課程來看待,是不是得不到學校、老師和家長的重視,達不到這門課程開設的初衷呢?這的確是一個大問題。但即便面臨著類似風險,我還是堅決反對將書法課設置成語文、數學那樣的課程,絕不可以“以分數論英雄”,那樣是會徹底毀掉書法課的。寫得一手好字,是習慣使然,而不應成為考試成績的附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