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進行楷書的結構法則這方面的書法培訓課程時,我們要注意這七點。我們知道結構指的是筆畫與筆畫、筆畫與部首、部首與主體之間的排列組合法則。
1.疏密得當
筆畫簡少的字,如“夫”字,要把筆畫寫到合適的長度和粗細,結體緊湊而適中,做到小中見大。筆畫繁復的字,如“麗”字,要將筆畫寫得略細一些,留白均勻,筆畫間有透氣的空隙,整體不能過大。而“載”等字更應該注意疏密得當,該疏則疏,該密則密。
2.重心平穩
無論是獨體字結構還是其他結構的漢字,書寫時都要講究重心平衡,否則難以穩定。無論筆畫多寡、結構繁簡,許多字是依靠其中關鍵的主筆來平衡重心,或是某個部位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的,如“色”、“千”、“牙”等字。
3.點畫呼應
點畫呼應是使書法結構產生內在聯系和具有生命力的關鍵。書寫中要根據筆勢往來關系,利用點畫起收筆的筆意形態和俯仰向背,使點畫之間、結構之間上下承接、呼應顧盼。楷書的書寫,點畫分明,呼應關系不能像草書那樣直接用牽絲連帶,只能靠筆勢和筆畫起收筆的筆意去表現,須使點畫與結構之間“筆斷意連”、“點畫暗通”。
4.向背適宜
有些左右結構的漢字本身的結構在造字時就賦予了相向、相背的姿態,所以在書寫時,要遵循古人所說的“向不犯礙,背不離神”。
具體做法是:相向的結構要避實就虛、講究穿插,使各部分融洽組合、緊湊協調,同時又不致糾纏;相背的字要注意關照,有的采取筆意呼應,有的采取筆線牽連,不能互相脫離。
5.主次分明
構成漢字的筆畫和結構單位,都有主、次之分。一字之中支撐字的骨架而起“主干”作用的筆畫即為主筆,一般只有一個或兩個主筆。主筆對字的姿勢起著決定作用,書寫中必須突出。其他筆畫處于從屬位置,則相應略小,做到有主有次、主次分明。
6.穿插停勻
以橫畫或豎畫為主筆從字中穿插而過的“穿插結構”字,橫和豎都須穿插勻稱,不偏不倚。
7.自然和諧
漢字形體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正有斜而各不相同。楷書結構必須根據漢字本身的形態特點來結字布勢,這樣才能使書寫自然協調、和諧統一。因此,楷書的書寫要遵循大不縮小、小不放大、高不壓矮、矮不拔高、斜不擺正、正不歪斜、積不零亂的規律。
楷書的結構貴在靜中寓動而生動傳神。結構的學習掌握,只有在掌握結字的基本規律和法則,使結體平正穩定、分布勻稱后,再進一步精研妙悟,使其呼應連貫、參差變化,做到既端莊沉穩、規范合體,又氣韻生動、神采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