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書家一直很重視書之“筋骨”二力,那么歷代書家到底是怎么在作品中表現它們的?據中國書法史記載:“范仲淹在其《祭石學士文》中稱頌石延年書法,有‘曼卿之筆,顏筋柳骨’之句,‘顏筋柳骨’遂為定論。”這里他分別用“筋”、“骨”來概括了顏真卿、柳公權的書法特點,因此我們將從顏真卿、柳公權兩位書家的具體作品中對“筋骨”二力加以論述。
從顏真卿《顏勤禮碑》談筋力
顏真卿書法筆力沉著剛勁,結體寬博,氣勢磅礴,形成了雄偉沉厚的風格??瑫猿梢桓瘢朔Q為“顏體”?!额伹诙Y碑》創作于顏真卿晚年,其書法藝術在當時已完全進入成熟時期,書法作品已經打破古法,形成自己的特點,可稱之為其著名的代表之作?!额伹诙Y碑》通篇用筆肥厚粗拙,筋力豐滿,氣派雍容堂正,很好地體現了“顏筋”這一特點,因此我們選用《顏勤禮碑》來具體分析顏體所展現的“筋力”。
首先,從筆畫、線條上來看,有血有肉,筋骨蘊含其中,它的筆畫往往橫輕豎重,橫畫多是一波三折,中間較細,但細畫當中,卻有一種深沉之力縈繞其中,有如筋附骨間縈繞;在其筆畫轉折處,特別是橫與豎相交的地方,往往一線相連或者斷開,但筆畫雖斷意卻未斷,上一筆與下一筆仍然氣脈相連,在斷與不斷之中形成其特有的節奏。
其次,從筆法上來講,它的用筆以中鋒為主,兼用側鋒,方圓兼備,既有方筆之剛勁,又有圓筆之柔,剛柔并濟,筆勢則柔韌連綿。這種書法美就是我們所謂的“顏筋”之美。
從柳公權《玄秘塔碑》談骨力
柳公權作為顏真卿書法變革的繼承者,他在繼承古法的基礎上又加以創新,形成了骨力遒健、棱角分明的藝術風格,我們稱其為“柳骨”。《玄秘塔碑》作為柳公權的代表作,將其“柳骨”的藝術特點很好地表現出來,讓我們從中去感受柳體的骨之美。
《玄秘塔碑》是柳公權六十四歲時所書,標志著柳公權在書法改革探索方面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此時融匯歐體爽利與顏體寬博特點的“柳體”楷書已經趨于成熟,在骨勢上強于顏體。整體點畫干凈利落,結體嚴謹。從線條和筆畫上來講,較之顏體,它的線條多勁直且有力,筆畫瘦勁,在筆畫的轉折處方直,像刀斧削裁而成;用筆以側鋒為主,兼用中鋒,整體以方筆為主,勁健挺拔,骨力洞達,盡顯柳骨之美。
人有筋骨血肉,只有當四者有機結合才會使人感到神采豐贍,精力旺盛。書法同人一樣,也具有筋骨血肉,若能血濃骨老健,筋藏肉光潔,再加上它的姿態奇特超俗,那么這樣的書法就可以稱其為美的。但要獲得這樣的一種書法美,我們必須先要樹立書之筋骨,血肉滋生于筋骨,筋骨不樹立,則血肉不能自己顯榮。由此可知,“筋骨”二力在書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成為歷代書家在其作品中不斷追求的書法之美,以上僅對“筋”、“骨”二力作了一個簡談,還需要進一步的學習與深究。
秉仁書院專注于漢字美育,更多關于書法培訓的知識分享,請登錄www.zlsxcn.com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