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一区/国内黄色精品/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国产主播精彩在线

知識分享

為什么書法培訓老師說《張遷碑》適合幼兒書法

  書法培訓課程中的隸書課,筆法相對簡單,起點較低,一方面可增強幼兒學習書法的信心。另一方面,隸書上溯可至小篆、石鼓、金文,下行可至楷書、行書、草書。其中《張遷碑》比較適合幼兒書法。

  《張遷碑》篆額題《漢故轂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亦稱《張遷表頌》,有碑陰題名,刻于東漢中平三年(186年)無鹽(今山東省東平縣)境內,于明代出土,現(xiàn)存于山東泰安岱廟。《張遷碑》為漢末名碑,碑中字體大量滲入篆體結構,字形方正,用筆棱角分明,具有齊、直、方、平的特點。《張遷碑》記載了張遷的政績,是張遷故友韋蔭等為表揚他而刻立的。此碑高292厘米,寬107厘米。碑陽、碑陰均刻文,碑陽15行、每行42字,碑陰3列,上列、中列各19行,下列3行。

  近代書家李瑞清認為,《張遷碑》上承西周《大盂鼎》書風,四周平滿,嚴正樸茂,方正古拙,體態(tài)多變,拙中寓巧,神態(tài)自然,在漢碑中屬古樸方正類,而且接近楷法,開啟北魏《張猛龍碑》《龍門二十品》一路書法。亦有人認為,北魏《鄭文公碑》《始平公造像記》等石刻、造像無不與它有著嫡乳關系。此碑之所以為世人所鐘愛,不僅在于其方整內斂、樸厚凝重的整體工藝,更在于其饒有個性、變化豐富的用筆方法。

  1.樸茂敦厚、豐腴健碩

  《張遷碑》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厚重、豐滿,與《西狹頌》《乙瑛碑》的圓融不同,其主要體現(xiàn)在用筆的切鋒、鋪毫、提按變化上。一般的隸書往往是橫細豎粗,撇輕捺重,而《張遷碑》中的橫豎撇捺均沒有分明的粗細要求.變化的規(guī)律性不強,近乎是隨手而就。尤其是一些主筆、大橫,切鋒寬厚,中鋒鋪毫重按而行,卻粗而不笨、厚而不肥,清方朔評此碑“雄厚樸茂”。

  2.筆法斬截、氣勢雄強

  《張遷碑》用筆以方為主,橫豎的起止、連接處多用方折,偶以絞轉,人筆方勁、過筆遒緩、收筆雄峻;撇捺收勢圓勁豐健、筆勢雄強,盡顯筆法斬截之美。清楊守敬《平碑記》云此碑:“其用筆已開魏晉風氣,此源始于《西狹頌》,流為黃初三碑(《上尊號奏》《受禪表》《孔羨碑》)之折刀頭,再變?yōu)楸蔽赫鏁妒计焦返缺?rdquo;另外,南朝《爨寶子碑》的筆法也為其嫡傳,可見《張遷碑》筆法對后世的影響巨大。

  3.拙中寓巧、極盡變化

  《張遷碑》用筆沉厚、古拙,但這種沉厚、古拙的氣象與《部閣頌》以及東晉的《好大王碑》又有不同,此二碑筆畫線條圓融粗實、渾穆內勁,用筆少有提按、方向等變化。而《張遷碑》中無論哪一筆畫,線形變化都極為豐富。如大橫中的上翹橫極具舞動之意,不同筆畫中的藏鋒、露鋒用筆體現(xiàn)了收放變化,腰細橫、腰細豎、腰細撇等極為纖細、欲斷還連,厚重之中顯靈動。

  此外,《張遷碑》的8個基本筆畫有近百種變化、寫法,使得方正古拙的漢碑具有鮮活的生命力。

主營:書法課程、教師培訓、書法培訓、課程授權、少兒硬筆書法、毛筆書法、書法教材、版權合作
Copyright ? 2018秉仁書院 版權所有 ?? ?京ICP備18010248號-2|網站地圖
合作郵箱:3433254688@qq.com? 總部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月壇西街6號院2號樓102室秉仁書院

友情鏈接:書法培訓加盟|書法培訓課程合作